隨著我們進入美國利率寬鬆週期,我們探討借貸成本降低對亞洲市場的長期影響。
美國聯邦儲備局(美聯儲)於 2024 年 9 月宣佈將基準聯邦基金利率下調 50 個基點至 4.75%-5% 區間。美聯儲亦表示,倘若通脹得到充分遏制,可能會在今年後期和 2025 / 2026 年再度減息。1借貸成本降低令大多數亞洲市場有機會下調利率,這可能會提振其經濟。在多元化的亞洲地區,利率走勢出現顯著差異並不令人意外。
彭博的分析表明,從歷史角度來看,亞洲的實質利率(利率減去通脹)普遍高企。2 高實質利率使央行能夠在不過度引發通貨膨脹的情况下降低借貸成本。此外,利率下降亦支持債券價格。事實上,最近數月,流入主權債券的外國資金增加,尤其是在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3 這個變化亦有助於提振這些市場的貨幣。4
依賴紡織品和製成品等出口的經濟體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倘若其貨幣升值過大,出口可能會下降。這些經濟體亦可能面臨更多的進口商品價格下跌,從而對其經常帳產生負面影響。5 這些地區的中央銀行可選擇干預外匯市場,以減少貨幣升值幅度及增加外匯儲備,為未來提供緩衝,同時減少匯率波動。6
美聯儲減息亦為中國提供減息餘地,同時降低資本外流風險。7 政策制定者已採取多項措施以刺激經濟和支持房地產市場。例如,2024 年 9 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將存款準備金率(RRR)下調 0.5% 至 6.6% 的平均水平。8 這將為金融系統創造 1 兆元人民幣(約 1,430 億美元)的額外長期流動性,使銀行能夠放出更多貸款或投資於政府債券。為了避免螺旋式通縮,當局亦將在 2024 年 10 月底前將按揭利率平均下調約 50 個基點。9
由於美國物價上漲似乎已經受控,這並不是一個緊迫的問題,但通脹仍有可能再次爆發,導致美聯儲進一步減息的空間減少。10 這被稱為「不著陸」情景,而不是「硬著陸」或「軟著陸」。11 美國經濟硬著陸可能會導致亞洲出口需求下降,並且可能引發資金湧入安全港——以往為美元和美國政府債券。這一結果將會導致外資流出亞洲,對貨幣和其他資產價格產生負面影響。
各地央行需要有效傳達其利率政策,以確保通脹預期穩定。央行亦須確保借貸成本不會過高,以免吸引過多的外資流入,因為這可能會導致貨幣過度升值。對於南韓等出口依賴型經濟體,這一點尤其重要。12
本地通脹壓力仍應成為政策制定者的優先考慮事項,而不是簡單跟隨美聯儲。13在美聯儲最近的緊縮週期中,大多數亞洲央行採取的的行動表明了它們的成熟和獨立,未受到政治壓力的影響。在減息週期中,亞洲央行需要維持這種嚴謹性,因為它們可能面臨貨幣升值及通脹壓力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