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上半年強勁升勢後,亞洲債券於 2025 年 7 月進入盤整。Markit 泛亞指數(美元未對沖)月內的回報為 -0.7%,主要受亞洲貨幣兌美元下跌 1.4% 所拖累。此次輕微的匯率回落,是在 2025 年上半年亞洲貨幣兌美元大幅走強後出現的正常調整。
道富投資管理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策略師
按對沖計,指數回報為正數 (+0.7%),因為月內亞洲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平均下跌四個基點,其中馬來西亞(-14 個基點)、菲律賓(-11 個基點)及泰國(-10 個基點)跌幅最為顯著。只有香港的十年期收益率跟隨環球趨勢上升。與此同時,印尼及馬來西亞央行月內均下調了政策利率。
市場 | 本地貨幣債券回報 | 外匯回報 | 總回報(美元) |
泰國 | 1.3% | -0.6% | 0.7% |
香港 | 0.1% | 0.0% | 0.1% |
馬來西亞 | 0.8% | -0.9% | -0.1% |
印尼 | 1.2% | -1.3% | -0.1% |
新加坡 | 1.0% | -1.6% | -0.6% |
中國內地 | -0.2% | -0.4% | -0.6% |
韓國 | 0.5% | -2.7% | -2.2% |
菲律賓 | 0.7% | -3.2% | -2.5% |
泰國(美元未對沖:+0.7%):2025 年 7 月,泰國十年期收益率下跌 10 個基點,而泰銖則溫和貶值 0.6%。受能源成本下降、政府補貼及食品供應充裕帶動,2025 年 7 月消費物價按年下跌 0.7%,為連續第四個月陷入通縮。核心通脹放緩至按年 +0.84%,創下六個月來的最低水平。投資者預計 2025 年底前將有兩次政策利率下調,累計減息 1.25%,以應對疲弱的物價壓力及經濟增長乏力。
香港(美元未對沖:+0.1%) 2025 年 7 月,香港十年期收益率上升 10 個基點,而港元則維持與美元的聯繫匯率。通脹保持溫和,按年為 +1.4%(預期 +1.7%,前值 +1.9%),零售銷售增長步伐優於預期(按年 +1.9%,預期 -3.7%)。香港金融管理局跟隨美國聯邦儲備局,將基本利率維持在 4.75%,顯示在環球波動下其政策立場穩定。
馬來西亞(美元未對沖:-0.1%):2025 年 7 月,馬來西亞十年期收益率下跌 14 個基點,為 Markit 泛亞指數經濟體中跌幅最大的國家,而馬幣月內貶值 0.9%。鑑於環球貿易不確定性升溫,馬來西亞央行於 2025 年 7 月將隔夜政策利率下調 25 個基點至 2.75%,為五年來首次減息,以支持經濟增長。通脹保持溫和,2025 年上半年平均為 +1.4%,全年預料亦將因環球成本壓力減弱而保持溫和。
印尼(美元未對沖:-0.1%):2025 年 7 月,印尼十年期收益率下跌 6 個基點,而由於美元全線反彈,印尼盾兌美元貶值 1.3%。受季節性食品價格及運輸成本上漲推動,整體通脹按年增長率由 2025 年 6 月的 +1.87% 加快至 2025 年 7 月的 +2.37%。然而,通脹率仍處於印尼央行的 +1.5–3.5% 目標範圍內。核心通脹放緩至 +2.32%,顯示本地需求疲弱。印尼央行在 2025 年 7 月會議上意外減息 25 個基點至 5.25%,為 2024 年 9 月以來的第四次減息。央行行長指出,鑑於低通脹預期將持續至 2026 年、印尼盾匯率穩定及環球增長前景轉差,未來仍有進一步的減息空間。
新加坡(美元未對沖:-0.6%):新加坡十年期收益率在 2025 年 7 月下跌 10 個基點,而新加坡元則下跌 1.6%。通脹持續受控,整體及核心物價升幅的兩個月均值分別為 +0.8% 及 +0.6%,遠低於 +1.0% 的門檻。2025 年第二季度本地生產總值 (GDP) 按年增長4.3%,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預計,由於預先釋放的需求減退及關稅相關不確定性,2025 年下半年經濟將會放緩。金管局在年初兩度減息之後,於 2025 年 7 月維持政策立場不變,保持目前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指數 (S$NEER) 的升值路徑。金管局亦表示將採取更平衡的方針,除非增長急劇轉差,否則不大可能進一步放寬政策。
中國(美元未對沖:-0.6%)2025 年 7 月,中國經濟數據仍然表現參差。雖然第二季度 GDP 增長率意外走高(按年 +5.2%,預期 +5.1%),但與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水平 (+5.4%) 相比有所放緩。採購經理指數 (PMI) 調查數據顯示製造業輕微收縮,而服務業活動則略有擴張。儘管存在關稅阻力,貿易數據仍略優於預期,出口按年上升 5.8%,高於市場預期的 +5.0%;進口則按年增長 1.1%,高於預測的 +0.3%。然而,零售銷售疲軟,按年增長 4.8%,低於預期的 +5.3%;而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亦意外走弱(按年 +2.8%,預期 +3.6%)。由於通縮壓力持續,且生產者價格通脹繼續以 2023 年上半年以來最快的速度下跌,中國人民銀行維持其關鍵政策利率不變,保持「穩健略偏寬鬆」的政策立場。中國債券收益率走勢與世界其他地區脫鈎,並維持盤整格局。兩年期收益率月內上升 7 個基點至 1.44%,而十年期收益率則上升 6 個基點至 1.71%,處於過去 20 年波幅範圍的第二個百分位。
南韓(美元未對沖:-2.2%):2025 年 7 月,南韓十年期收益率大致持平,而韓圜則貶值 2.7%。通脹率徘徊在 +2.1% 附近,與韓國央行的預測一致。韓國央行在 2025 年 5 月減息後,於 2025 年 7 月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以在家庭債務上升及房地產市場強勁的背景下,平衡增長憂慮與金融穩定性風險。在 5 月的會議上,韓國央行將 2025 年的 GDP 增長預測由早前的 +1.5% 下調至 +0.8%,反映出口及本地需求疲弱。
菲律賓(美元未對沖:-2.5%):2025 年 7 月,菲律賓十年期收益率下跌 11 個基點,但菲律賓披索大幅貶值 3.2%,導致美元未對沖回報為負數。受住房及食品成本下跌影響,通脹率降至按年 +0.9%,創下近五年的最低水平。菲律賓央行早前已於 2025 年 6 月減息 25 個基點至 5.25%,鑑於通脹遠低於央行目標,市場預期央行將會進一步放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