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觀點

美聯儲加息和英國金邊債券動盪拖累亞洲債券下跌

由於投資者面臨立場日益強硬的美聯儲、金邊債券市場動盪、國債收益率持續上升以及中國經濟疲弱,亞洲債券市場回落。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策略師

亞洲債券市場於 2022 年 9 月回落,Markit iBoxx ABF Pan-Asia Index 按美元非對沖計下跌 -5.27%,按美元對沖計下跌 -1.92%。

美國聯邦儲備局(美聯儲)在 9 月政策會議上更加強硬的立場令投資者深感不安。英國新政府提出的令人意外的擴張性財政計劃,引發金邊債券市場出現負面反應,帶來進一步不確定因素。這進而促使英倫銀行透過緊急債券購買計劃入市干預。

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投資者尋求避風港以及美元走強亦導致市場走弱。

與此同時,亞洲經濟體面臨自身的挑戰,包括已發展市場的出口需求放緩、貿易逆差增加及中國經濟復甦乏力。

更廣泛而言,歐洲天然氣供應短缺引發的恐慌亦影響了債券價格。

市場 本地貨幣回報 外匯 (FX) 回報 回報(美元)
韓國 -2.38% -6.51% -8.73%
菲律賓 -4.00% -4.16% -7.99%
泰國 -3.36% -3.59% -6.83%
馬來西亞 -2.75% -3.48% -6.13%
新加坡 -2.95% -2.50% -5.37%
印尼 -0.88% -2.55% -3.41%
中國 -0.24% -2.78% -3.02%
香 港 -2.18% -0.03% -2.21%

韓國的貿易赤字及利率憂慮

韓國 (-8.73%) 連續第二個月成為表現最差的市場。主要原因是韓國不斷擴大的貿易赤字導致外匯 (FX) 走弱。韓國央行決定與美聯儲背道而馳及放緩加息步伐亦導致市場進一步承壓。因此,市場參與者現在預計韓國央行將在 10 月會議上調政策利率 50 基點。其他方面,9 月份總體通脹率同比下降至 5.6%(8 月份為 5.7%),而核心通脹指標則同比略升至 4.5%(8 月份為 4.4%)。該等數字表明儘管在 2021 年 8 月開始加息,供不應求的情況仍然持續。

高於預期的加息幅度令投資者大感意外

菲律賓 (-7.99%) 該月亦表現欠佳,外匯和本地貨幣債券均跑輸大市。菲律賓的經常賬狀況持續惡化,赤字擴大至創紀錄的 59 億美元,不利於菲律賓比索。菲律賓中央銀行 (BSP) 在 9 月份政策會議上調利率 50 基點。由於早前有評論稱 BSP 將恢復 25 基點的加息幅度,此舉令市場大感意外。與此同時,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強勁的需求以及最低工資上調意味著整體通脹和核心通脹均超過 2-4% 的 BSP 目標範圍。因此,菲律賓央行可能會被迫大幅加大加息幅度。

經常賬挑戰使旅遊業復甦蒙上陰影

泰國 (-6.83%) 在 9 月份下跌,居高不下的經常賬赤字掩蓋了旅遊業復甦的進步。美聯儲的加息幅度亦對泰國的債券和外匯造成負面影響。9月,泰國央行上調政策利率 25 基點至 1%,並承認其持續干預外匯市場,以控制市場過度波動。泰國央行亦指出需求方價格壓力仍然有限。

馬來西亞居高不下的消費通脹

馬來西亞 (-6.13%) 的消費通脹繼續飆升(整體通脹:同比增長率從 7 月份的 4.4% 上升至 8 月份的 4.7%;核心通脹:同比增長率從 7 月份的 3.4% 上升至 8 月份的 3.8%)。經濟開放和本地經濟活動復甦導致可支配支出增加以及供不應求。在 9 月初的政策會議上,馬來西亞中央銀行連續第三次加息(25 基點),為 2010 年以來第二次連續三次加息。它亦表示由於全球性挑戰加劇,未來的加息將取決於數據。

新加坡的政策變化符合預期

新加坡 (-5.37%) 表現遜色,因為市場參與者認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可能有必要在其 10 月會議上進一步上調匯率政策區間的斜率。核心通脹和整體通脹持續上升支持這個信念,通脹於 8 月份創下多年新高(核心通脹:從 7 月份的 4.8% 上升至 8 月份的 5.1%,整體通脹:從 7 月份的 7% 上升至 8 月份的 7.5%)。新加坡物價上漲的主要觸發因素是食品和服務成本上漲及勞工市場持續緊缺。

提前加息安撫投資者

印尼 (-3.41%) 的表現比其他亞洲市場較強勁,因為印尼央行加息 50 基點幅度大於預期,投資者對此反應正面。該中央銀行指出在環球壓力上升的情況下,加息幅度需要更大,才能穩定印尼盾匯率。它亦表示該決定是一項前瞻性措施,旨在降低通脹預期。受益於本地需求不斷改善及仍然穩健的出口,印尼 GDP 增長預測保持不變,處於 4.5-5.3% 區間的上限。

貨幣疲弱及經濟活動低迷

中國 (-3.02%) 人民幣匯率在 9 月份創下 28 個月新低。其他已發展市場與中國債券之間的息差不斷擴大,導致人民幣連續第七個月走弱。9 月份,非製造業活動環比增長放緩,表明這個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仍然受壓。

仿效美聯儲政策影響本地貨幣回報

由於香港與進取的美聯儲同步加息導致本地貨幣回報低迷,香港 (-2.21%) 略為跑輸大市。香港作為主要區域貿易中心,市場亦憂慮其他亞洲經濟體的需求日趨疲軟將會損害香港。與其他市場相比,物價壓力仍然明顯溫和,8 月份消費通脹同比增長率維持於 1.9% 不變,略低於市場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