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觀點

因加息步伐有望緩和,亞洲債券回升

由於投資者認為意識到經濟增長正在放緩的環球央行將會緩和加息步伐,亞洲債券市場在 2022年7月上漲。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策略師


亞洲債券價格在2022年7月小幅回升, Markit iBoxx ABF Pan-Asia Index 按美元非對沖計上漲+1.34%,按美元對沖計上漲+1.89%。未來加息將反映經濟放緩背景的跡象(例如,7 月份亞洲新興市場的製造業數據疲弱)被投資者視作利好因素。

市場 本地貨幣回報 外匯 回報 回報(美元)
泰國 2.43% -4.09% -1.76%
中國 0.80% -0.61% 0.18%
印尼 0.11% 0.29% 0.40%
菲律賓 2.07% -0.61% 1.45%
香港 1.52% -0.05% 1.47%
馬來西亞 2.55% -1.00% 1.53%
新加坡 1.96% 0.90% 2.88%
韓國 4.00% -0.05% 3.94%

環球經濟放緩打擊製造業

韓國(+3.94%)是7月份表現最佳的市場,本地貨幣明顯走強。由於環球經濟放緩開始對韓國製造業帶來壓力,製造業活動自2020年9月以來首次萎縮,債券價格上漲。

預計新加坡調整匯率政策

由於市場定價反映各國央行將採取更加溫和的回應,新加坡(+2.88)債券跟隨其他已發展市場債券回升。市場預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將在10月上調其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 (NEER) 政策區間的中間點,另外亦會再次加息50基點,利率估計達到2.0%。核心通脹勢頭繼續保持強勁,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7月19日指出,核心通脹預計將在2022年第三季度升至4.0-4.5%的峰值。

商品價格高企向馬來西亞市場提供支持

馬來西亞(+1.53%)本月債券上漲,外匯(FX)走弱。經濟數據表現相當堅挺,強勁的服務業和商品價格高企有助於取得有利的貿易條件。月初,馬來西亞央行(BNM)將隔夜政策利率(OPR)提高25基點至2.25%,繼續推進經濟政策正常化。BNM 亦預計消費通脹率將介乎2.2-3.2% 之間,因為供應方措施抑制了部分物價漲幅,例如家禽出口禁令。

香港經濟陷入衰退

由於香港仿效美國貨幣政策,香港(+1.47%)的本地貨幣債券升幅與美國本地貨幣債券一致,而外匯走平。第二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較上年同期萎縮 1.4%。這是繼2022年前三個月下降3.9%之後,在三年裡第二次陷入衰退。其他消息方面,消費者支出仍然受壓,6月份零售銷售下降-1.2%(與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超出預期。

加息以抑制通脹

菲律賓(+1.45%)央行上調利率75基點至 3.25%,創下了 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7月份消費通脹率上升6.4%,提高了8月份進一步加息50基點的預期。儘管如此,由於菲律賓中央銀行(BSP) 行長表示通脹可能已經見頂且第二季度的增長率可能達到 9% 左右,本地貨幣債券上漲。這提高了BSP對經濟能夠承受更緊縮貨幣政策的信心。

印尼盾疲軟可能引發加息

印尼(+0.4%)的整體通脹率同比略為走高,從 6月的4.35%上升至7月的4.94%。核心通脹率亦從6月的2.63%上升至7月的2.86%。儘管印尼央行對這些數字感到可接受,但印尼盾大幅貶值可能會迫使政策制定者在9月快於預期加息25基點。其他方面,外國投資者資金連續第五個月流出。

財政刺激及韌性出口提供支持

中國(0.18%)取得了適度的正回報,本地債券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被外匯貶值所抵銷。某些城市的分區隔離和樓市活動的下降被基礎設施投資帶來的新增財政刺激及韌性出口所抵銷。市場參與者預計,2022年下半年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將下調25-50基點,並且利率變化很小。

泰國經常帳赤字擴大

在截至6月底的12個月期間,泰國經常帳赤字顯著擴大至108億美元(約佔本地生產總值的 2.1%),導致泰國(-1.76%)貨幣在7月份表現疲軟。這是由高企的商品價格及仍然難估計的旅遊收入所致。泰國央行此前曾表示,其將奉行寬鬆的外匯政策,僅會進行干預以遏制匯率的過度波動。與此同時,由於泰國增長前景疲弱,本地貨幣債券上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