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通脹壓力、市場波動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導致投資者情緒低迷,亞洲債券於 2022 年 1 月回落。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固
定收益投資組合策略
師
除中國外,亞洲債券市場在 2022 年 1 月錄得負回報。Markit iBoxx ABF Pan-Asia Index 按美元計非對沖基礎計算下跌 -0.74%,以美元對沖基礎計算下跌 -0.55%。
本月,由於市場經濟接近充分就業且通脹遠高於目標水平,投資者的定價反映美國加息前景。
不過,與美國聯邦儲備局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之前情況相比,亞洲市場目前擁有更強大的經濟基礎、相對較小的經常帳赤字和更高的外匯儲備。
儘管如此,本地通脹飆升、環球股市波動及地緣政治風險削弱了 2022 年 1 月的債券表現。
市場 | 本地貨幣回報 | 外匯回報 | 回報(美元) |
韓國 | -2.10% | -1.39% | -3.47% |
泰國 | -1.15% | 0.18% | -0.97% |
印尼 | -0.02% | -0.90% | -0.92% |
香港 | -0.86% | -0.01% | -0.87% |
馬來西亞 | -0.45% | -0.36% | -0.82% |
新加坡 | -0.48% | -0.32% | -0.80% |
菲律賓 | -0.50% | 0.03% | -0.47% |
中國 | 0.95% | 0.15% | 1.11% |
韓國央行在 1 月份會議上將 7 天回購利率上調至 1.25%,導致韓國的本地貨幣債券被拋售。此外,韓國央行的整體語調比預期更趨鷹派。具體而言,該央行表示,預計通脹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在 3% 的範圍內,超過 2021 年 11 月預計的 2% 路線。韓國央行亦淡化新冠病毒感染的負面影響,因為其本地生產總值 (GDP) 增長預測仍有望實現,預計經濟於 2021 年增長 4%及於 2022 年增長 3%。儘管該市場擁有規模可觀的經常帳盈餘(出口高於進口),但這被股票市場的資金流出所抵銷,導致本月匯率疲弱。
泰國表現不佳,大部分跌幅來自本地貨幣債券。泰國央行將其 2022 年通脹預測從 1.4% 向上調整至 1.7%,理由是環球通脹上升及這可能會傳遞至零售價格。儘管過去數月通脹持續上升,而且投資者一直要求更高利率以彌補與泰國債券相關的潛在風險,但市場參與者預計泰國央行將在 2022 年底之前維持利率於 0.5% 不變。他們亦認為,由於來自本地需求的價格壓力仍然很弱,該央行明顯傾向於支持經濟增長。
印尼的表現下跌 -0.92%,幾乎全部跌幅均受外匯因素推動,印尼盾連同對環球經濟背景變化敏感的其他貨幣貶值。在 1 月份的政策會議之後,印尼央行將 7 天回購利率維持於 3.5%,符合市場預期。然而,它亦宣佈增加銀行必須持有的本地貨幣儲備。投資者認為,如果市場定價反映美聯儲快於預期恢復至更「正常」的狀況,則印尼央行可能會被迫提前加息以捍衛印尼盾。
香港下跌 -0.87%,主要是由於其本地貨幣債券下跌。為保護與美元掛鈎的港幣穩定性,香港金融管理局減少了金融體系中的貨幣金額。金管局總結餘是計量香港特別行政區銀行之間流動性的指標,該指標降至 3,630 億港元,創下 2020 年 10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馬來西亞下跌 -0.82%,本地債券和外匯均小幅跑輸大市。馬來西亞央行將利率維持於 1.75% 不變,並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銀行必須在儲備中持有的貨幣和流動資產金額)維持在 2%。該等行動符合市場預期。與此同時,隨著本地需求逐步從 2021 年第三季度實施的疫情防控措施中恢復,核心通脹率的同比增長率從上個月的 0.9% 上升至 2021 年 12 月的 1.1%。投資者預計馬來西亞央行將從 2022 年第二季度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
新加坡本月以美元計下跌 -0.8%,本地債券和外匯均小幅跑輸大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佈將 2022 年核心通脹率預測上調至 2%–3%(從 1%–2%),因為其面臨高漲的商品價格、供應鏈瓶頸和勞動力短缺。此外,在 4 月份預定決策會議之前的一個意外公告中,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允許新加坡元兌其他貨幣更快地升值。
由於本地貨幣債券疲軟,菲律賓下跌 -0.47%。即使菲律賓央行面臨異常強勁的 GDP(本地生產總值)增長數據、人口流動性水平增加以及私人需求的復甦,通脹率仍保持在菲律賓央行的目標範圍 2%–4% 內。這也使該央行能夠保持利率穩定,即使環球貨幣政策環境表明利率將會持續上升。菲律賓央行行長 Benjamin Diokno 表示,今年上半年不太可能加息。
中國表現優異,在本地債券錄得強勁回報的背景下上漲 1.11%。1 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將其 1 年期中期借貸便利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 MLF) 借貸成本下調至 2.85%。在此之前的 12 月份,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經被下調。中國政府債券的收益率走低,因為市場參與者預計中國人民銀行將維持其支持經濟增長的立場。此外,整體經濟穩健支持固定收益市場,在服務業活動疲弱、房地產市場放緩及能源控制目標的背景下,預計經濟增長將會下滑,之後於 2022 年靠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