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亞洲債券保持穩定。然而,利率不確定性和成本壓力使亞洲債市蒙上陰影。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固
定收益投資組合策略
師
亞洲債券市場於 2022 年 2 月走平,Markit iBoxx ABF Pan-Asia Index 按美元非對沖基礎計的回報率為 0%。與此同時,按美元對沖基礎計,該指數下跌 -0.42%。各市場的表現參差,但有別於中東歐 (CEE) 等其他新興地區,亞洲市場成功抵禦俄烏戰爭導致的動盪。
市場 | 本地貨幣回報 | 外匯回報 | 回報(美元) |
泰國 | -0.07% | 2.02% | 1.95% |
印尼 | 0.73% | 0.10% | 0.84% |
中國 | -0.34% | 0.86% | 0.52% |
馬來西亞 | 0.38% | -0.32% | 0.06% |
韓國 | -0.60% | 0.26% | -0.34% |
香港 | -0.21% | -0.20% | -0.41% |
新加坡 | -0.65% | -0.26% | -0.91% |
菲律賓 | -1.89% | -0.58% | -2.46% |
泰國市場 (+1.95%) 在其貨幣泰銖回升之後表現最佳。在放寬新冠病毒疫情相關限制之後,對泰國經濟的樂觀中期前景推動該市場上升。當中以至關重要的旅遊業更為樂觀。此外,有證據表明消費者需求更加強勁,令人鼓舞的 2021 年第四季度本地生產總值 (GDP) 增長報告亦反映這一點。2021 年全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 1.6%,遠優於市場預期。泰國央行 2 月份的政策聲明指出,由於某些暫時因素,2022 年上半年物價將會較高,但沒有跡象表明商品和服務價格全面上漲。
在需求顯著回升的背景下,印尼資產亦表現良好 (+0.84%)。2 月份,外國投資者持有的印尼固定收益增加 9.3 萬億印尼盾,去年大規模流出的 83 萬億印尼盾部分回流該市場。與此同時,印尼央行將利率維持於 3.5%不變。儘管消費者通脹率於 2022 年 1 月升至 2.18%,並且市場日益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局(美聯儲)將以快於預期的速度加息及縮減其經濟支持計劃,但印尼央行仍然維持不變。印尼央行強調,由於經濟實際增長與其擴張能力之間的差距仍然為負值,通脹應該保持可控,並在 2%-4% 的 2022 年目標範圍內。
中國實現了正回報 (+0.52%),主要原因是作為受管理貨幣的人民幣在全球風險加劇時往往會表現較優異。此外,儘管新冠病毒疫情再次爆發且房地產市場疲軟,但在製造業出口的帶動下,中國的增長仍然保持韌性。儘管如此,鑒於全球油價飆升及海外需求放緩(尤其是來自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的需求),增長前景所面臨的威脅仍然存在。
馬來西亞本月回報持平 (+0.06%)。市場預計馬來西亞央行 (BNM) 將在 2022 年 3 月的政策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 (1.75%)。作為亞洲主要新興經濟體中唯一的石油和天然氣淨出口國,馬來西亞將受益於油價上漲。此外,其燃料補貼意味著能源成本上漲造成的影響較小。
韓國債券本月走弱 (-0.34%)。儘管韓國央行 (BoK) 將利率維持於 1.25%不變(這個一致決定符合市場預期),但大幅上調 2022 年(從 2% 上調至 3.1%)和 2023 年(從 1.7%上調至 2%)的通脹預測,導致投資者認為物價上漲比之前的預期更加難以消除。當前的全球緊張局勢亦可能為韓國央行恢復至較「正常」貨幣狀況的時間表蒙上陰影。
香港下跌 -0.41%,本地債券和外匯均失去上升動力。從旅行禁令至企業關閉,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增加了經濟持續低迷的可能性。此外,鑒於香港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由於聯繫匯率),在美聯儲加息時,香港將被迫提高借貸成本。根據彭博對經濟學家的調查,目前預計香港 2022 年第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將收縮 1%。
新加坡市場亦於 2022 年 2 月回落 (-0.91%),本地債券和外匯均表現欠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面臨商品價格高企、供應鏈瓶頸和勞動力短缺問題。此外,在 2022 年 4 月份預定決策會議之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突發宣布將允許新加坡元兌其他貨幣 更快地升值。事實上,在核心通脹處於九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之際,油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上升,可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採取更加強硬的政策立場。
最後,菲律賓是區內表現最差的市場 (-2.46%),主要原因是本地債券表現欠佳。在 2022 年 2 月的政策會議上,央行將 2022 年和 2023 年的通脹預期分別上調至 3.7%和 3.3%。由於市場擔憂石油和食品價格上漲,再加上菲律賓比索貶值,可能引發進一步的通脹壓力,菲律賓債券遭到拋售。儘管如此,菲律賓央行表示鑒於其支持經濟增長的承諾,其無意跟隨全球央行上調利率。此外,該央行預計通脹將會緩和,並於 2022 年回落至目標水平。